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走工伤流程
玉环刑事律师
2025-06-02
若发生工伤但没有劳动合同,仍可按以下流程处理:首先,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,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、工作证、考勤记录等。有了这些证据,可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。
准备工伤认定申请表,该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。同时,需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。
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,会进行调查核实。用人单位应承担举证责任,若其不认为是工伤,需提供相应证据。
经认定属于工伤后,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,确定伤残等级。根据伤残等级,可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。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,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。用人单位不支付的,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,再由用人单位偿还。整个过程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,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关于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走工伤流程的问题,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:
1. 首先要确定劳动关系:
可收集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、工作证、考勤记录、工友证言等能证明你在该单位工作的证据。
然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,确认劳动关系。
2. 申请工伤认定:
准备好劳动关系证明材料、工伤认定申请表(可在当地社保部门官网下载)、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。
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。
一般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,出具《认定工伤决定书》或者《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》。
3. 劳动能力鉴定:
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、影响劳动能力的,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。
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,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。
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,必要时,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。
4. 索赔:
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,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。
若协商不成,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赔偿。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、停工留薪期工资、伤残津贴等。
对仲裁结果不服的,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 先确定劳动关系:
虽然没有劳动合同,但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、工作证、考勤记录、工友证言等材料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。
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。
2. 申请工伤认定:
准备劳动关系证明材料、工伤认定申请表、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。
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。
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。
3.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:
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、影响劳动能力的,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。
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。
根据鉴定结论确定赔偿标准。
4. 要求赔偿:
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,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。
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、停工留薪期工资、伤残津贴等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若遭遇工伤却没有劳动合同,要走工伤流程可按以下步骤。首先,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,比如工资发放记录,像银行工资流水、工资条等,能清晰显示你的工资数额及发放时间等信息;工作证、考勤记录等也很关键,工作证上会有单位名称及你的岗位等,考勤记录能体现你在单位的工作时间。有了这些证据,可前往劳动部门申请劳动关系认定。
认定劳动关系后,再向劳动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。申请时要准备好医院的诊断证明、病历等资料,详细说明受伤的时间、地点、经过等情况。劳动部门会根据提交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,若情况属实,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。
最后,依据工伤认定结果,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,确定伤残等级。根据伤残等级,可向单位主张相应的工伤赔偿,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、停工留薪期工资、伤残津贴等。整个过程中,要注意保留好各类证据,按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各项申请流程,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。
准备工伤认定申请表,该表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。同时,需提交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。
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后,会进行调查核实。用人单位应承担举证责任,若其不认为是工伤,需提供相应证据。
经认定属于工伤后,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,确定伤残等级。根据伤残等级,可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。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,由用人单位支付全部工伤保险待遇。用人单位不支付的,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,再由用人单位偿还。整个过程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进行,以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关于工伤没有劳动合同怎么走工伤流程的问题,骆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如下:
1. 首先要确定劳动关系:
可收集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、工作证、考勤记录、工友证言等能证明你在该单位工作的证据。
然后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,确认劳动关系。
2. 申请工伤认定:
准备好劳动关系证明材料、工伤认定申请表(可在当地社保部门官网下载)、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。
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。
一般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,出具《认定工伤决定书》或者《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》。
3. 劳动能力鉴定:
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、影响劳动能力的,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。
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,并提交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。
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,必要时,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。
4. 索赔:
根据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结果,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。
若协商不成,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赔偿。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、停工留薪期工资、伤残津贴等。
对仲裁结果不服的,还可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1. 先确定劳动关系:
虽然没有劳动合同,但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、工作证、考勤记录、工友证言等材料证明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。
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确认劳动关系。
2. 申请工伤认定:
准备劳动关系证明材料、工伤认定申请表、医疗机构诊断证明等。
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。
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在规定时间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。
3. 进行劳动能力鉴定:
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、影响劳动能力的,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。
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。
根据鉴定结论确定赔偿标准。
4. 要求赔偿:
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,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仲裁。
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、停工留薪期工资、伤残津贴等。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若遭遇工伤却没有劳动合同,要走工伤流程可按以下步骤。首先,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,比如工资发放记录,像银行工资流水、工资条等,能清晰显示你的工资数额及发放时间等信息;工作证、考勤记录等也很关键,工作证上会有单位名称及你的岗位等,考勤记录能体现你在单位的工作时间。有了这些证据,可前往劳动部门申请劳动关系认定。
认定劳动关系后,再向劳动部门提交工伤认定申请。申请时要准备好医院的诊断证明、病历等资料,详细说明受伤的时间、地点、经过等情况。劳动部门会根据提交的材料进行调查核实,若情况属实,会作出工伤认定决定。
最后,依据工伤认定结果,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,确定伤残等级。根据伤残等级,可向单位主张相应的工伤赔偿,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、停工留薪期工资、伤残津贴等。整个过程中,要注意保留好各类证据,按规定时间节点完成各项申请流程,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。
上一篇:暂无
下一篇:暂无 了